你聽說過黃山嗎?在你的世界裡,黃山是什麼樣的呢?如果你見過它,它給你的模樣和你想的一樣嗎?如果你沒有見過它,你預備什麼時候在那兒留下你的足跡呢?遠道而來的你,一定擔憂當自己到達這片土地的時候,該如何前往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該如何去觀賞自己想要看的風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2015年6月28日,黃山市、乃至皖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黃山北站落地而成。而今天全域旅遊第五站——黃山風景區,記者來到了活動採訪地點:黃山北站以及途馬公司,也許你會問,既然第五站選擇在黃山風景區,為什麼要去這兩個地方進行採訪?
我們都知道,做一件事情,找對了路子比使上萬般努力更為重要。如果一開始就錯了,那麼很有可能會形成步步錯或者是走上很多彎路的情況。黃山北站的建立,無疑給黃山的旅遊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而依附而建的黃山交通客運樞紐更是錦上添花。
黃山客運樞紐總經理舒心桃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說:客運樞紐與全域旅遊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它首先是全域旅遊的重要支點和關鍵環節,承接了公鐵聯運、公交聯運、互聯互通、聯程聯運的公共服務職能和職責,要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其次它是全域旅遊“行”的發起者和“行”的收官者之一,承擔了宣傳黃山、傳播美譽的重要使命;第三它是全域旅遊的參與者和全過程服務者,是旅行商、景區、遊客間的最佳媒介;最後是全域旅遊實現共享的交通通道,是解決“旅遊最後一公里”的供給者。
記者在客運樞紐現場遇到了來自武漢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孫瀅,她對記者說:“這是我第一次來黃山,剛下高鐵,就能夠來到這邊買票去宏村,實在是太方便了,把畢業旅行放在黃山絕對是正確的選擇,不僅環境美麗,人也特別熱情。”
我們都知道,現如今是互聯網+的時候,傳統媒體、新媒體,都離不開那看不見卻一直伴隨我們生活點點滴滴的網絡,你是否想過,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告訴你,哪家餐廳的菜最正宗,哪家旅館的環境最舒服,哪個景點的路途最便捷等等問題,我想這樣的旅行一定會非常的愜意吧,本身旅遊就是一件放鬆心情的事情,若還要為那些路途上的瑣事而擔憂煩惱,那豈不是破壞了遊者的心情?
12345統一呼叫中心
12345這一串再好記不過的數字,可謂是旅遊愛好者的福利,它是黃山市統一呼叫中心的號碼,它來自安徽訊飛愛途旅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尹昌亮在介紹該公司的呼叫中心時說道:我們整合市內所有的旅行社、景點、酒店、餐飲的資源,外地遊客只要通過撥打12345,或者客戶端app,都能進行相關信息諮詢,享受全流程的服務,不僅是遊前,還是遊中,或者遊後,其需求都得到相應,讓遊客放心遊玩,滿意來,滿意去。
時事觀看各個景區現狀
在全域旅遊的概念上,該公司做了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在互聯網這個平台上,把景區的產品、門票、索道、酒店等各方面,通過統一的平台,介紹給我們合作的旅行社或者OTA ,以及更多的散客,使得在自己景區的系統建設裡,方便旅行商的預定以及消費,替代原來的訂單方式,提高效率,降低錯誤,減輕障礙。
在與記者談及就黃山風景區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的總體規劃時,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國銀說,全域旅遊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打造,圍繞全域旅遊該怎麼發展,黃山風景區的思考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從山上走下去”,景區自發展以來,所有的企業主要是圍繞景區內進行經營,現如今,增量有限,必須走下山去,我們黃山風景區的辦公地點已經從轉移到市區,這不單單是地方位移的問題,而是發展戰略的問題。通過一組數字就能體現,同樣是經營比重,在十二五里面,景區內佔58%,景區外佔42%,而在十三五期間,通過規劃後,景區外已經占到60%以上的比重。王主任還說,近期風景區的主要幾大項目圍繞東大門的開發、譚家橋國際小鎮的建設、花山謎窟度假區的打造等方面展開,做到山上帶動山下。在過去,企業更多的是自我發展與自我生存,如今圍繞全域旅遊,要以”黃山旅遊+”的戰略去進行部署——“景區、線路、業態、管理”這四大板塊,而其中業態是重中之重,將形成了黃山旅遊+文化、體育、攝影、休閒度假、國際化、互聯網、交通等七大方面的模式。
我們相信互聯網的力量,也期待智慧城市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