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的西遞始建於北宋,因村中溪水西流,又設有古驛遞鋪,以此得名。西遞村最盛時有封建官僚、富裕徽商以及讀書士子近600座宅院、兩條大街和數不清的曲折小巷,有所謂“一千煙灶三千丁”說法。這個船形的村落,作為唐李後裔避難改胡姓的世居之地,自落成那日起,就有了不同尋常的身份。西遞始建於北宋年間,村落依船形而建,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偌大個村子像一件藝術品:村中鱗次櫛比的古民居 建築群,像一間間船艙;昔日村頭高大的喬木和13座牌樓,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風帆;村周連綿起伏的山巒,宛如大海的波濤;而村前的月湖和上百畝良田簇擁著的村子,恰似一艘遠航的巨輪停泊在寧靜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