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煙波浩渺鐘神秀 紅綢萬條遮千壑

2017/09/09

9月7日,是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白露,也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該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開始增多。當天傍晚,安徽黃山風景區上演今秋最壯觀最美麗的雲海,與夕陽下的晚霞相映成輝,令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大飽眼福。

午後一場陣雨過後,如絲如絮的薄霧在山間飄蕩起來,如同天上的仙子在舞動著裙擺。雲來時,風起浪湧;雲去時,飄飄悠悠;雲濃時,如帷幕遮住了天宮;雲稀時,如輕紗掩住了美顏。霧氣不斷聚積、簇擁和上升,彌漫著溝溝壑壑,吞沒了峰石和古松,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天海“五海”連成一片,猶如萬頃碧波、銀浪排空、翻滾不息的汪洋,顯露出來高大山峰就像一座座小島。
此時此景,讓人想起53年前夏末秋初時節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老舍先生在黃山作詩的情景:“奇景驚心語自奇,登遊何必苦尋詩。眼前雲海波瀾闊,七十二峰游泳之。”登上西海群峰頂,仿佛飄渺在朦朧虛幻的仙境之中,雲上是仙境,雲下是人間,讓人分不清這是人間、還是在仙境?似乎一伸腳就可以踏上雲端,飛天而去。
黃昏時刻,夕陽投射在煙波浩渺雲海上,染成了斑斕的色彩,像錦緞、像花海、像流脂,像是去迎接嫁娶紫霞仙子的五彩祥雲一樣。晚霞照徹了天際,也映紅了遊客那激動的臉蛋,雲海上的山峰和樹木,經過霞光的渲染後一派金碧輝煌,猶如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宮殿。
雲海是山嶽風景的重要景觀之一。黃山“五絕”中,以雲海最為神奇。明代潘之恒居山數十年,晚年編纂的山志即命名為《黃海》。清康熙帝曾給黃山題寫“黃海仙都”匾額。清朝武官江鶴游後對黃山雲海贊句為:“白雲倒海忽平鋪,三十六峰連吞屠。風帆煙艇雖不見,點點螺會時有無。”“白日一照,浮雲自開”。

Copyright © 黃山市旅遊委員 All Rights Reserved

Χ

此為外部連結, 即將離開這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