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來黃山,趕赴一場心靈之約,視覺盛宴;這個秋天,來黃山,感受一次鄉村之旅,靈魂悸動!11月10日,為期5天的2016中國黃山國際鄉村攝影節暨第十一屆中國黟縣國際鄉村大展啟開大幕。本次攝影節的主題是“國際、鄉村、生活”,而在大展現場的宏村印象文化創意區,這三大主題也確實體現得淋漓盡致。
最國際的攝影節
不同的皮膚、不同的裝束、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作品表達,卻有著一樣的藝術追求,這是記者在攝影節大展上最深的感受。本次攝影節共設2個大展區,分別是屯溪區和黟縣;其中黟縣有西遞、宏村、塔川、石林、盧村、屏山6個展點;大展共設主題展200個,有來自40個國家150名的攝影師的5500幅作品。
"這是一次視覺的盛筵,包括李元在內的許多外國攝影師都是我崇拜的攝影大家,這次在大展中看到他們的作品,非常興奮。我從他們的作品中學習到了新的視覺和元素,打破了自己攝影理念中的條條框框。"這是來自浙江的攝影人江平所說。而和江平一樣產生收穫感的攝影人很多。
國際化是本次攝影節最大的亮點。記者在致敬展區看到,這裡展示了國內外頂級攝影大師作品聯展,其中包括當今最大攝影機構FIAP(國際影藝聯盟)主席、國際攝影家聯盟GPU主席、義大利錫耶納攝影節主席、澳大利亞攝影節前主席等以及攝影專家鼎力加盟;邀請各國當今活躍、富有影響力的藝術攝影家、攝影專家和權威人士等加盟參展,使得本次攝影節大展專業和品位度極高。
最鄉村的攝影節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展的日益深入,大家開始把目光回投到鄉村的建設。在此背景之下,攝影的藝術家們也開始深入拍攝、研究,甚至以多種方式介入鄉村的建設。本次攝影節的聚焦點是鄉村,事現形式包括靜態影像、紀錄片、影像裝置、行為藝術的影像記錄等多個層面。如美國FSA項目《艱難歲月》展、荷賽獲獎作品三聯個展、10個國內攝影師個展及大型聯展都是鄉村題材的大片,多角度、立體式呈現了當今中國和世界鄉村的發展現狀,也給鄉村的建設提供了思考的空間。
來自河南的攝影師薛生海是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理事,曾經當過房地產企業老闆,10幾年前從事攝影以後,熱愛上了攝影,從而轉行,此次他的作品《夢幻藍冰》參展。他說:“這是自己第三次來黟縣參加國際攝影展,最吸引人的這裡的鄉村,淳樸、自然、還有這裡的秋色。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攝影節最大的“賣點”是黃山市成為中國首個舉辦以鄉村為主題的攝影節。“這裡有黟縣的鄉村,有黃山的鄉村,有中國的鄉村,有來自世界40個國家的鄉村。”本次攝影節的策展人、攝影大師、兩次荷賽金像獎得主傅擁軍先生對記者說。
最生活的攝影節
攝影是一門現代藝術,卻是更生活的藝術。本次攝影節的鄉村攝影作品中極震撼人心的生活作品。希臘攝影師的迪米特裡奧斯馬克格魯的《小鎮的人們》通過一位滄桑的老太和一間破屋裡的兩隻貓的表情對比,呈現社會底層的生活現狀;義大利攝影師朱裡奧.蒙蒂尼帶來的《印度兒童》作品,用豐富的表情,傳遞出一種溫情和關愛;中國攝影人陳勁的一幅《關於一個鄉村的寒假作業》作品通過一個鄉村家庭的血腥現場體現中國鄉村教育存在的問題;攝影節上的許多作品穿透力和思想性極強。
來自屯溪的攝影師江永言說:“我從1983年就開始從事攝影,玩了33年相機,從這次國際鄉村攝影大展中看出,藝術離不開生活。攝影已融入了我的生活,我的照片大多是鄉村生活的紀實。因為有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