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黃山區譚家橋鎮亮出鄉村遊“多彩名片

2015/09/07

黃山區譚家橋鎮精品化旅遊發展探路

“現在我家有10個房間,每個月大概收益有兩三千元錢的收入!”富城新村的汪選新戶高興的說道。
在黃山東大門譚家橋鎮,像他這樣的正在或準備從事鄉村旅遊行業的老百姓越來越多,大家都想著能夠搭上鄉村旅遊這班車,增加家庭收入,改善自身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鎮坐落於黃山東麓,地處安徽省“兩山一湖”黃金旅遊線上。環境優美、生態絕佳、河流密布、潺潺流水、田園農舍、翠竹青山、鳥語花香、人文薈萃。
近年來,該鎮立足“慢遊東黃山、風情譚家橋”發展定位,堅持精品化旅遊發展線路,取得了鄉村旅遊發展的顯著成效。現在的譚家橋已是一個擁有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石門峽、普仁灘、石門電站4個旅遊景區,4家星級賓館,8家星級農家樂,接待床位超過2000張的旅遊小鎮。

名片一:鄉村特色遊經久不衰
早在2005年,該鎮江家新村的鄉村旅遊發展就有聲有色,一度獲評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省級農家樂三姐人家,翠竹土菜館等也聞名遐邇。
隨著合銅黃高速的建成通車,該鎮又把鄉村旅遊的發展同徽文化保護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徽派建築這一寶貴旅遊資源和文化財富,以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為抓手,發展農家體驗遊。
近年來,該鎮依托政策扶持,秉承旅遊富民宗旨,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資金20萬元用於支持美好鄉村建設,開出台《鄉村旅遊發展扶持辦法》,支持鄉村旅遊客棧、傳統工藝旅遊商品、農家樂項目發展。
同時,還採取“公司+農戶”模式,由鎮政府主導成立旅遊服務公司,統一為農戶辦理執照、申報星級、組織培訓、聯繫客源,依托網路、旅行社等渠道系统營銷,成功在省级美好鄉村中心村富城新村、黃山市美好鄉村建設最佳觀摩點新田村,一步步支持一批群眾通過發展農家樂和民宿等旅遊業態,實現了自身從粗放型生產生活方式向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全面轉型,實現了增收致富。

名片二:綠色生態遊備受青睞
譚家橋鎮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達73%。盛產木竹、糧油、茶葉、中藥材,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黃山毛峰”的原產地。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國家一级保護動物黑麂、“四不象”和珍稀樹種銀杏、紅豆杉,鎮域的石門峽、石門電站等生態景區更是環境極佳。
近年來,該鎮黃山市委、市政府全面掀起綠色質量提升高潮的戰略部署,在綠色生態方面大做旅遊精品文章,以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為抓手,以扶持造林大戶發展林下經濟為重點,不斷提升境内景區景點、國省道高速等重點地段“綠化美化”成效,打造了絕佳的生態環境。
同時,該鎮推動農業發展和旅遊開發的深度结合,大力發展特種養殖,成功打造了大鲵繁育科技園、黃山特種野生動物養殖中心、黃山祥瑞種禽場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黃山牌黃山毛峰、聶家山蘭花茶、下坪明坑牌猴魁暢銷全國,精心打造黃山脚下獨一無二的綠色生態旅遊服務基地。

名片三:徒步健身遊日漸興盛
該鎮境内的箬嶺古道(又叫旌歙古道)位於黃山市黃山區、歙縣及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四縣交界處,全程約22公里,現黃山人稱之“隋唐古道”。
該古道始建於隋朝末年,是連接古徽州府和安慶府的重要官道,也是商貿往來的紐帶,更是研究徽文化綜合性實物見證。是目前保護最好,也是最長的一條徽州古道,更被網友評為全國“十大”古道之一。
“春暖花開時、鳥語花香季”、“秋高氣爽時、徒步健身佳”。近年來,該鎮抓住春秋兩季開展徒步健身活動的有利時節,深化和比鄰的旌德縣白地鎮的區域合作,逐步改善古道周邊的基處設施環境,連續舉辦三界箬嶺(旌歙)古道徒步旅遊活動,吸引了江浙滬及省内的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慕名而來,徒步健身遊已慢慢成為該鎮鄉村旅遊產業的又一絢麗名片。

Copyright © 黃山市旅遊委員 All Rights Reserved

Χ

此為外部連結, 即將離開這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