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下午至9日早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項桂冠於一身的安徽黃山風景區,持續出現了20餘小時浩瀚無際的雲海大觀,之後又在白雲溪景區出現形影不離的“佛光”奇觀,與景區內奇松怪石相映爭輝,令中外遊客讚歎不已。
佛光是一種特定環境下所產生的大氣光學現象,產生地點多為海拔1600米的山上。當霧氣散去,陽光出現時,站在順光(背向太陽)的位置,當太陽、雲霧、人三者成40度折角時,就有機會看到佛光。佛光一般均為直徑兩米左右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光環,環中虛明如鏡,有人形黑影,有時會突然發現光環中出現的就是自己的身影,猶如面對明鏡,舉手投足,影皆隨形;即使千百人同時同地觀看,觀者也只能自見己影。佛光會隨著太陽在雲層中隱露,時隱時現。它實際上是太陽光照射在雲層水氣上的一種折射反映。
黃山佛光景觀的超凡表現,源自於擁有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景區年平均光照近2000小時,光照充足;年霧日數250多天。佛光每年在黃山“現身”達100天左右,幾率與雲海相當。地理優勢上,黃山峰巒突兀高聳,呈梯級狀分佈,利於人們隨雲海的升降而能在不同高度適時地觀賞呈現於其上的寶光。黃山觀賞佛光的優良位置多達50處以上,相對集中在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高峰,廣泛分佈於玉屏峰、鼇魚峰、煉丹峰、飛來石、群峰頂、清涼台、始信峰等眾多錯落有致的峰巒景點突出處。
“佛光”又稱“金光”、“寶光”,被認為是千載難逢的吉祥之光。歷史上,氣象學界將這種氣象景觀命名為“峨眉寶光”。根據近20年專家的考察資料,從黃山寶光呈現方位之多、景觀造型之美、持續時間之長等景觀資源總量來看,黃山寶光與峨眉寶光、德國布羅肯寶光相媲美,黃山、峨眉山、布羅肯山,可以並稱為“世界三大寶光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