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黃山風景區開展中國旅遊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北海、西海、玉屏樓等集散地擺設志願者服務台,懸掛“快樂旅遊公益惠民”旅遊日宣傳主題標語,並向廣大遊客發放《徐霞客游黃山》宣傳冊和文明旅遊提醒卡,紀念和宣傳徐霞客游黃山,這種“寓教于遊”的方式受到眾多遊客歡迎。
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兩次遊歷黃山。第一次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二月,時值嚴冬,徐霞客不畏險阻,遊覽祥符寺、慈光寺、石筍矼、獅子林、光明頂及松穀庵等地。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初,徐霞客第二次遊覽黃山,他登天都峰、蓮花峰,至文殊院,飽覽綺麗風光,這時正值秋季,“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徐霞客讚歎“黃山當生平奇覽”,兩游黃山,寫下了《游黃山日記》(前後)兩篇。他以奇麗優美的語言,全面而精確地向世人介紹了黃山的溫泉、奇松、雲海、巧石、名峰等諸多景觀。
徐霞客兩游黃山,不僅向世人介紹黃山瑰麗多彩,美妙絕倫的景色,告訴了世人:黃山值得一遊;同時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怎樣去遊。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外界詳細地介紹了當時的黃山的交通及食、宿、行等狀況,並為遊人設計了一條在今天看來仍是十分合理的,仍是最權威的游山路線和游程安排,即第一天,上天都,住玉屏;第二天,登蓮花,過天海、光明頂,遊始信峰(包括石筍矼),住北海;第三天,遊獅子峰、西海,從松谷或雲穀下山。
徐霞客游黃山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徐霞客一生重複遊覽的名山大約只有四座,黃山就是其中之一,可見黃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其次,徐霞客登上天都峰時,目測出蓮花峰為黃山第一高峰,即使是光明頂、天都峰都俯首陳臣,糾正了以往關於天都峰最高的說法。再次,他讚歎黃山是“生平奇覽”,浩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一評價,猶如閃電霹靂,駭世驚人,震古鑠今。從此,黃山名聲大振,聞名遐邇。
在現場參加活動的遊客馬女士表示,之前總是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總以為是導遊編纂的,今天看到這本小冊子,才知道這些都是有出處的,黃山確實是天下第一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