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屯溪區牢牢把握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傳承徽州文化的“精、氣、神”的要求,加快推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積極打造新業態,同時還吸取社會資金參與,使古村落、古民居由原來文化觀光的單一利用模式向多元業態轉變,文化旅遊新業態活力四射,盡顯徽風皖韻。
在黎陽鎮新屯五路邊的黎陽故邸項目現場看到,徽匠師傅們正忙著修復五鳳樓、文化長廊、攬月樓、商集閣等,一幢幢異地修建的古建築散發著濃濃徽意。目前徽匠師傅正加班加點對幾座古建築進行恢復修建,預計年前全部完工。建成後,還將極具徽州文化特色的民俗藝術和各種徽州習俗的生產生活器物進行集中展示,春節期間為廣大遊客和市民獻上一份豐富的‘徽文化大禮’。
黎陽故邸專案是屯溪區今年實施“百村千幢”工程的重點之一,專案規劃占地53畝,總計畫投資6350萬元,用於對20余幢古民居、古橋、古牌坊、古戲臺的遷建保護,目前大部分古建搭建已經基本完成。該專案在強力推進硬體建設的同時,還將“黎陽杖鼓”、“隆阜台閣”等富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民間民俗藝術搬進民俗村,使徽州古村落、古民居保護與徽州民俗文化相結合,實行古民居的綜合保護、動態保護、生態保護。
按照“文化展示、商貿流通、休閒娛樂、旅遊接待、特色小吃”的功能定位,屯溪區將“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向屯溪老街的3條馬路和18條小巷延伸,投入資金510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周邊環境改造及古民居維修改造。目前,溪街庭院、德陽樓二期、天成閣等已全面建成並投入運營;一馬路13號、老街139號古民居也已修復建成。
屯溪區在推進“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中,還按照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功能和品位,因地制宜打造攝影采風、文化體驗、鄉村旅遊等類型古村落,加快推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業態打造取得了新突破,異地集中保護取得了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