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唐模:守候千年只为等待你的到来

2013/05/03

在徽州這片特別的土地上,由於其山川阻隔和諸多的原因,遺留著一個個相對封閉的古鎮村落,它們就像一頁頁發黃的歷史卷張,向世人訴說著這裡曾經的輝煌與滄桑。其中,就有這樣一個千年古村落--唐模。
“最是人生留不住,紅顏辭鏡花辭樹”,千年時光匆匆而過,留下無數過客的腳步,千年銀杏樹下一代又一代唐模人曾仰望著,槐蔭樹下成就的不僅僅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姻緣,更留下了千古絕唱。如今的唐模早已名聲在外,紛紛擾擾的觀光客如唐模中那條小河的河水一般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其實,漫步唐模中,你一定和我一樣,更想留在唐模,融入這個村莊傳承千年的生活中。


唐模古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自唐模東門進入唐模古村,迎面而來的便是那棵見證董永、七仙女愛情的槐蔭樹,樹旁古亭飛簷翹角,二層八角青頂紅柱,亭下地磚拼成一個回家的“回”字,似乎是讓遠途歸來的遊子回鄉與家人團聚;或許是讓遠走他鄉的親人,莫忘畫中故鄉。自古徽州的牌坊便是出了名的,而過了槐蔭樹前行幾分鐘,便見一四柱沖天的高大石坊,坊名為"同胞翰林",是為紀念清朝康熙年間該村許氏兄弟兩人均因才華出眾,考上進士,被皇帝欽點為翰林而建。作為徽州園林的主要部分,建于清初的"小西湖",又名"檀幹園",更是讓人駐足忘返。據村史記載,當時該村一許氏富商常年在杭州經商,其母嚮往人間仙境杭州西湖,怎奈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欲前往終不能行,因此許式富商為讓母親安度晚年,特投鉅資,模擬杭州西湖景致,依水流山勢建造了唐模小西湖,後將該處作為"許氏義塾",所以後世又被稱為“孝子湖”,取其孝悌之意傳世。

在唐模,不得不說的便是那建村的標誌,歷經千年的古銀杏樹,該樹種自唐貞觀年間,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說它見證了唐模建村至今的風風雨雨。由於年代久遠,樹幹部分已經空了,然而神奇的是在空掉的樹幹中竟然孕育了一個“孩子”,原來樹幹中天然形成一塊酷似正在孕育中嬰兒的樹幹,“嬰兒”頭部向下,正如在母親腹中等待降生的模樣,因此有人便在此向老樹求子,以求多子多福,而我們我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深入唐模古村,隨處可見的小橋流水、古村人家,也許我們領略的僅僅是一種文化氛圍,一種由歷史、建築、文物、民俗,但是這種千年傳承下來的“慢”生活方式,卻是每個在喧鬧都市中生活的人所嚮往的。筆者這是第二次游唐模,卻有著另一種感受,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化作唐模村口的那棵楓樹,雖歷經風霜,卻依然為夏而綠、為秋而紅。

編輯:陳運運

Copyright © 黃山市旅遊委員 All Rights Reserved

Χ

此為外部連結, 即將離開這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