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風景區現入秋以來最壯觀的雲海景觀。從海拔1800余米的煉丹峰向東眺望,東部景區峰林深處騰起縷縷輕煙,渺渺升空。輕風拂過,週邊連綿起伏山巒上無邊無際的雲海緩緩流動,猶如錢江大潮滔滔而來,與奇松、怪石和朝霞,構成了一幅幅妙趣橫生的山水畫卷,震撼人心,讓在場的遊客享受一次極強視覺盛宴。
當天早上,黃山風景區經過多日的秋雨洗禮後放晴,如絲如絮的薄霧在山間飄蕩起來,如同天上的仙子在舞動著裙擺。雲來時,風起浪湧;雲去時,飄飄悠悠;雲濃時,如帷幕遮住了天宮;雲稀時,如輕紗掩住了美顏。雲霧不斷聚積、簇擁和上升,彌漫著溝溝壑壑,吞沒了峰石和古松,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天海“五海”連成一片,猶如萬頃碧波、銀浪排空、翻滾不息的汪洋。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而改名為“黃山”。春夏秋冬,晴雨日月,黃山給人呈現著不一樣的風景。春花、夏曲、秋色、冬韻,黃山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縱使一千次來黃山,也會有一千次不同的感受或不同的發現。黃山在古代或現代詩人的筆下,不管是什麼天氣,都有其橫空出世的風姿。
霧中的黃山,不乏“三十六峰凝翠靄,數千余仞續嵐煙”的縹緲;雲中的黃山,具有“有峰高出驚濤上,宛然舟楫隨波漾”的奇幻;雨中的黃山,又是一派“直看九派飛流下,消入蒼茫化作煙”的清麗;雨後的黃山,則顯露出“倏忽雲煙化杳冥,峰巒隨處入丹青”的嫵媚。
秋日黃山,天與地就好像被洗過一般,明淨清透,一塵不染,四季蒼綠的奇松,縈繞在巧石與懸崖間的煙雲,把人們帶進那閑雲野鶴般的光景裡。今年“十一”黃金周之膈,黃山風景區旅遊熱度不減,每天都有萬余名中外遊客登上黃山觀賞秋色美景,雙休日每天達2萬人。
早上還是在5時多,就有很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帶著長槍大炮從四面八方湧上光明頂,在各日出觀景台佔據了最好的位置,看那絢麗一輪紅日。6時13分,煉丹峰上一下子沸騰了起來,遙望東邊,一輪紅日從雲與天之間噴薄而出。刹時間,金光四射,霞光瑞氣,照徹天宇,山峰和樹木一片金輝,雲海中的白色雲團、雲層和雲浪都染上絢麗的色彩。
此時此景,讓人回想起清代詩人吳應蓮的“望中洶湧如驚濤,天風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驚濤上,宛然舟揖隨波漾。”以及鄭民治的“日出雲海升九天,虛無高遠似神仙;金光映照千秋葉,風起龍飛萬重間。”當時作詩情景。煉丹峰上,遊客的各種讚美語言此起彼伏,夾雜著各種相機、手機的快門聲旋繞山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