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中各式美食著實讓人食指大動。食色性也,中國人對於美食的態度可能是世界上最為挑剔的,光是形容實物美味的詞語就有好多種,烹調實物的方法更是不計其數,黃山作為徽菜的發源地,對於美食的執著程度也是十分著魔。
作為世界旅遊勝地,黃山旅遊的知名度不用多說,但作為常駐黃山的工作人員,對於黃山那個犄角旮旯有著不為人知的美食,卻是門清。黃山之巔長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順著山巔的留下的泉水富含多種礦物質,是黃山本地多種食物最原始的最佳配料,泉水帶著山間特有的“野味”滋養著山上勞作的眾多員工,也造就了黃山之巔獨有的口味和美食。
玉屏樓——黃山迎客松旁的一家酒店,迎來送往之間不變的是傳承之下創新的口味。店內出產一種風味別致的牛肉醬,新鮮牛肉下料,幾十種香料混合發酵,山頂獨特的氣候加之山澗的泉水旬月之間,醬料乃成。打開醬缸,氣味鮮香,入口微辣,有著馥鬱的牛肉味道,細品之間山泉水的微甜加上辣椒的爽口,牛肉的緊致,使得口腔中迸發出一種別致的享受。據說玉屏樓牛肉醬歷史並不長久,是廚師在多次試驗中不斷摸索出來的一道極具黃山特色的小食。
最為徽菜的經典菜品,臭鱖魚的名氣幾乎能夠代表徽菜,但想吃到正宗的臭鱖魚,對於外地遊客來說就顯得相對不怎麼容易,由於需要經歷發酵這道程式,缺少經驗的廚師往往無法把握時間、濕度、溫度等要素,做出來的臭鱖魚“臭”是有了,但是味道實在是不敢恭維。玉屏樓作為徽菜館臭鱖魚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也許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疊加,玉屏樓的臭鱖魚既有傳統臭鱖魚的“聞著似混合著臭豆腐的氣味,吃起來肉質滑嫩,入口即化的口感”又增添了現代人喜愛的辣味。來自景德鎮特製的青花釉色底盤中碼好的鱖魚段,加上些許香菜,點點翠綠中更增添了菜肴的觀賞性。
“黃山四季皆盛景,唯有冬雪景更佳”。冬季的黃山不僅僅是景色更加美麗,連味道也是最有“吃頭”的。獅林大酒店,靠近“猴子觀海”,“夢筆生花”等景點,作為全山唯一一家攝影主題酒店,在這裡除了能夠享受到美食美景之外,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行家一起交流攝影心得,暢談攝影故事,也是暢快至極。用選自黃山藍田地區花豬肉的後腿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頂進行醃制,做成地道的火腿,年份越久口味越佳,配上山間常見的冬筍,置於砂鍋文火慢燉,一碗滋味醇厚的火腿煨冬筍便製作完成,出鍋前加上一把野香蔥,不需要額外添加任何調味品的“野味”便出現在你的面前,火腿肥而不膩,肉質緊實,冬筍清脆爽口,味道甘甜,湯口清澈,回味無窮,冬季食用更具滋補功效。
此外,刀板香,小雜魚,清炒野菜,毛豆腐等菜肴也是別具風味,吃完美食,獅林大酒店秘制紅茶也是一大特色。選用黃山祁門出產的紅茶為基茶,配上當季打下的桂花進行調味,既有紅茶的香氣高醇,嫩鮮香甜,又有桂花的香甜馥鬱,透明茶具中祁門紅茶色如琥珀,紅豔明亮甚為賞心悅目。飯後端坐茶几之前,賞黃山冬雪,品黃山香茗,賞心悅目中美食、美景融於一處,歸於一體。
孔夫子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說,徽菜雖說缺少了淮陽菜那種極致的刀工和苛刻的技法,但憑藉著鄉野間散發著的野性和廚師們對於食物本身獨到的見解,取之于自然回歸于自然,利用時間,利用原料的特性,將平淡無奇的食材深入發掘,二次加工使徽菜這一年輕的菜系散發出獨特的光芒和無與倫比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