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黃山市“全域旅遊”系列報導(2)走進徽州區

2016/05/25

黃山新聞網5月7日訊(凌子慧)提到旅行,你會想到什麼?美景、美食、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放鬆自己的身心?還是跟隨導遊的小旗走馬觀花地瀏覽風景,按部就班地遊走景點,無可奈何地流連於旅遊紀念品商店?顯然,後者這種傳統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趕集式旅行方式是達不到前者的目的的。
如今,人們在物質方面得到了滿足後對精神方面的追求更加迫切,傳統的趕集式旅行漸漸被市場所淘汰。隨著大景區、無景點的全域旅遊不斷發展,旅行於我們而言,就真的是一次身心的放鬆了。徽州區在2012年就提出了要發展全域旅遊的理念,提出組織實施“111”工程(即“一環一帶一道”,“一環”即呈坎、靈山、蜀源、潛口旅遊環,“一帶”即豐樂河休閒度假帶,“一道”即綠道),把全區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發展全域旅遊,把徽州區打造成要素齊全、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觀光休閒度假接待基地。幾年的發展,徽州區全域旅遊發展小有成就。
生態+文化 打造長三角慢生活名城
徽州區作為古徽州域名的唯一傳承地,不僅是黃山市重要的休閒觀光旅遊接待基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也是徽州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的核心區。歷史上有“一區五國保” 、“一鎮六狀元”、“一村三翰林”的美譽,擁有潛口民宅、呈坎羅東舒祠、呈坎古建築群、西溪南老屋閣及綠繞亭、新四軍軍部舊址5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唐模、呈坎、靈山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境內有新安江重要支流豐樂河,有號稱“黃山第一峰”的紫霞峰,全區森林覆蓋率達73.35%,水質、空氣優良率均為100%,空氣負氧離子均值每立方厘米均超過兩萬個,PM2.5值常年優於國家一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生態風光使得徽州區在發展休閒養生度假遊方面優勢明顯。在第六屆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長三角慢生活旅遊峰會上,徽州區被評為“長三角慢生活旅遊名城”。
徽州綠道 健康環保串聯大景區
2012年3月徽州區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綠道建設,將各景區、景點及鄉村串珠成鏈,完成二環三線建設,即潛口、巖寺、西溪南經鴛鴦湖、伊坑沿205國道到潛口環線,潛口、蜀源、靈山、呈坎到潛口環線,慈張線、205國道、潛歙旅遊公路以及沿二環三線主要村莊向田園、山脊延伸的步道網。目前已建成綠道125公里。在綠道建設中,徽州區既考慮了多樣化,又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依托徽州綠道體系,以“徽州綠道、騎樂無窮”為主題,舉辦了中國徽州國際鄉村慢步大會,徽州戶外嘉年華暨綠道自行車賽、“山越行走·毅行徽州”徒步戶外運動賽、徽州綠道慢生活體驗賽等諸多賽事活動。在2012年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上,徽州綠道項目被評為“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
徽州民宿 住下來享受“慢生活”
隨著鄉村旅遊的不斷火熱,去鄉村、住民宿、體驗地地道道的徽文化成為一種旅行新風尚。民宿已經成為鄉村旅遊的重要吸引物,成為當前旅遊的新熱點。徽州區緊跟潮流,鼓勵發展高、中、低檔民宿適應各階層遊客的需求。
唐模法國家庭旅館——業態豐富的民宿
近期榮獲“全國最受歡迎客棧民宿”獎的唐模法國家庭旅館算是徽州區發展較早的高端民宿。黃山市徽州唐模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杰鋒告訴記者,這個中法合作項目當初是國家旅遊局牽的頭,合作初衷是想在黃山找一個村莊發展鄉村旅遊,通過踩點最終選定了唐模。
2007年啟動、2009年簽約,2012年正式對外營業。對外營業三年來入住率達50%以上,週末和節假日更是一房難求。汪經理介紹,唐模法國家庭旅館的一期和二期主要是針對高端的消費群體、且客房的結構較為單一。根據經營期間遊客的反饋意見,今年將啟動國際青年旅舍的項目來滿足學生和背包族的需求。同時二期的七天井目前還有七個老宅正在開發,將針對於家庭出遊的遊客整棟出租。汪經理解釋,差異化是為了市場需求,希望最​​終能夠把唐模打造成一個國際化的度假小鎮。
半山閒客——選擇這裡、選擇生活
記者來到位於蜀源的半山閒客民宿採訪時,恰逢一戶來自上海的家庭來黃山錯峰旅遊,經朋友的介紹,入住在半山閒客。他們表示比起一般的酒店,半山閒客更讓人有一種放鬆的感覺。 “很多年前,家裡有大院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孩子在院子裡玩耍。但是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過了”女主人感嘆到。
相比於唐模法國家庭旅館的大規模,半山閒客只能稱得上是小家碧玉。面積不大、房間不多,但更貼近於鄉村生活。古舊的牆面、徽州特色的馬頭牆、小小的院門,讓人的心瞬間安靜下來。輕推院門進入,發現別有一番洞天。庭院裡滿目的綠植花草,可愛的小土狗邁著小小的步子在花草間奔跑。此情此景讓你頓時生出一種“就是這裡”的念頭。民宿內保留原有的木質結構,花瓶裡剛剛採摘的鄉間野花,燃燒著的熏香飄出悠悠的香氣,一切都那麼和諧。一本書、一杯茶、天井處灑下的暖陽,只是靜靜的坐著就已足以。
民宿的老闆方院英告訴記者,在這裡開民宿就是想讓這座老房子活過來、傳承下去。方院英本身也一直在徽州區從事旅遊方面的工作,她覺得自己有義務將蜀源的美好展現給世人。她的民宿,主要靠的是遊客間口口相傳。好的品質、好的服務使得半山閒客在遊客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入住率能達到60%。方院英還表示,除了提供住宿,半山閒客還會定期組織一些農事活動帶遊客參加體驗,讓遊客真正融入到這個鄉村的田園生活中來。遊客選擇這裡,實際上選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單單是旅遊。
荷田裡——文化與生態的結合的望山生活
走進西溪南,最先感受到的視覺衝擊就是綠。村口那片壯觀的楓楊林綠的肆意奔放,宣告著徽州最後一片濕地的名副其實。楓楊林與村莊隔著一條小溪​​,沿著小溪,踏著青石板,入目滿眼的翠綠,走在村莊里如人在畫中游。
荷田裡民宿就坐落在這個生態環境優美的地方。荷田裡前身是一個村祠堂,解放後變成鄉政府。後來鄉政府搬到新修的大樓去了,這個地方就荒廢下來了。土人設計選中了這個地方後將它改建成了荷田裡民宿。土人設計黃山公司的總經理助理何帆帆介紹,荷田裡的改造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了老宅原始的狀態,包括青石板的地面、毛主席時代的語錄,都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新的就讓他新舊的就讓他舊”何帆帆說到。
荷田里內野趣又不失雅緻的花藝
西溪南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便利的區位條件吸引了土人設計前來開發投資。土人設計在西溪南還定期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如每月一次的古琴公開課;7號在果園會有一個黃梅戲的市井演出;暑假的時候還會有美國過來大學生進行一個交流活動。荷田裡在西溪南旨在打造一個望山生活,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除了中高端的民宿,徽州區還鼓勵農戶積極發展農家樂,創新協會+農戶、企業+協會+農戶等鄉村旅遊經營模式。在潛口鎮坤沙村和洽舍鄉長潭村開展試點,引進旅行社投資,解決鄉村旅遊發展初期農民資金短缺、沒有市場營銷能力的困難,由旅行社對農戶房屋統一改造裝修並負責組織招徠遊客;村里成立鄉村旅遊協會,負責日常管理和客源分配、農戶的組織協調,形成了“企業+協會+農戶”的市場運營模式,盤活農民閒置用房,成功打造了“徽州農舍”鄉村旅遊品牌。
徽州區的全域旅遊正在蓬勃發展,精品民宿打造也很成功。但也仍有許多資源尚未開發,為了徽州區旅遊業長遠的健康發展,在選擇投資方時應謹而慎之。同時也要注意對民宿與農家樂的管理和規範,避免後期造成同質化和滿溢化現象。

Copyright © 黃山市旅遊委員 All Rights Reserved

Χ

此為外部連結, 即將離開這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