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弘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徽州六縣之一的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裡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座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西元1131——1162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鎮
【門票】:104元
【電話】:0559-5553333
【印象】: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優惠政策:
1. 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票;身高1.2~1.4米兒童,門票半價優惠。
2. 60~69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門票半價優惠;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巨集村景區導覽圖(圖片摘自巨集村旅遊官網)
宏村被譽為"畫中的村莊",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後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它有了水一樣的靈性,,或許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築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南湖建于明萬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又在萬曆年丁末年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建成南湖。
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龐大的牛軀。
含苞怒放的荷花正等著遊人的駐足,準備綻放最美麗的時刻。 清晨的荷花還夾著露珠,晶瑩剔透。 讓我想起了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南湖書院,又稱“依湖六院”。在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此六院被合併,取名“以文家塾”,又稱“南湖書院”。曾任清政府內閣中書,民國時駐英、日公使,代總理大臣的汪大燮、當代著名的科學家。
南湖書院是座具有傳統徽派風格的古書院,占地約6000平方米。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會文閣、啟蒙閣、望湖樓及祗園六部分組成。一湖碧水位於書院前,連棟樓舍接著書院,書院黛瓦粉牆。
敬德堂整幢建築裝飾簡樸,屋柱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瞭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況和徽州明、清建築的格局。它位於宏村牛腸水圳下游轉彎處,建于清初順治年間(1646年),為H型民居。
月沼,老百姓稱月塘,就是所謂"牛小肚"。月沼,建於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年--1424年),當時宏村出了個汪思齊,他發現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湧不息,汪思齊,三次聘請海陽縣(今休寧)的風水先生何可達,並族內高輩能人。
"遍閱山川,詳審脈絡",制訂擴大宏村基址及進行村落全面規劃牛形水系藍圖,引西溪水繞村屋,其牛腸水圳九曲十彎,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處建月沼池塘,以蓄條內陽水,供防火、飲用等。
在皖南眾多風格獨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從整個外觀上說,宏村是古黟桃花源裡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素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譽。
徽州刺繡多為珠繡,是古徽州的一項傳統民間工藝。
珠繡起源與唐朝,鼎盛於明清時期,解放後工藝逐漸失傳。珠繡製品的品種很多,有官服、帽、披肩等,最負盛名的當是“三寸金蓮”了。徽州珠繡設計精美,色彩對比強烈,做工精湛。
【宏村特產:蟹殼黃燒餅】:燒餅形似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又名蟹殼黃。它是採用熬煉七八成熟的菜子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層次的面卷,精選梅乾菜和五花肉做陷,芝麻撒面,然後放入特製的大爐中,貼於爐壁,烤熟取出。(ps:一般都是6元到10元10個)
【宏村特產:霉乾菜燒餅】:肉餡兒(肥肉多點稍稍,一般外邊的賣的話,基本都是直接用肥肉的)、霉乾菜、生抽、芝麻油、鹽、白糖、料酒、老乾媽、蔥、麵粉、白芝麻。
【徽州特產:太平猴魁】:亦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猴魁主產于黃山山麓猴村,猴崗,龍門一帶,選料精良,採摘考究。成品色澤蒼綠,“二刀一槍”挺直有鋒苗,毫含而不露,芽葉肥壯重實,幽蘭花香,滋味甜醇,尤耐沖泡,已成為中國款待外賓的禮茶,為傳播國際友情做出貢獻。
【徽州特產:祁門紅茶】:紅茶是功夫紅茶的簡稱,屬紅茶類,主產于黃山祁門縣一帶。“大凡名茶皆產于高山”,祁門縣境內山清水秀,林木蔥郁,茶源豐富。祁門產茶歷史悠久,祁門紅茶一枝獨秀。“祁紅”香氣鮮醇甘厚,入口醇和,味中有香。成茶外形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金毫顯露,湯色紅豔明亮,葉底鮮豔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