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風景區出現了今年11月份以來第五次“雲海”奇觀。當天下午,鋪滿黃山“五海”之中的雲霧和層積雲,隨峰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構成了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特別是在奇松、巧石、秋色、日落的映襯和點綴下,把黃山裝扮的格外美麗,令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陶醉其中。
黃山山體主要由花崗岩石構成,由於“垂直節理髮育、裂隙縱橫交錯”的地學特徵,使之形成了突兀重疊、衝融縹緲的景觀意境。億萬年漫長的造山運動,以及30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的洗禮,成就了黃山這樣富有視覺衝擊力和心靈震撼感的峰林地貌。
黃山風景區作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惟一的山岳景區,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譽。400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上了“彩潑蓮花”的黃山最高峰,“狂叫欲舞”之後,為黃山寫下千古傳頌的廣告詞: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自此,大眾遊覽者對於黃山的嚮往,多半來自於“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通俗版的“徐氏語錄”。
“峰奇石奇松更奇,雲飛水飛山亦飛。”奇松,“高可尋丈短尺許,寄生以石不以土”;怪石,它們巧奪天工,妙趣橫生。尤其是與奇松相映成趣,分外瑰奇。“黃山甲天下,鬆與石最奇”;雲海,是黃山的魔術大師,使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只信茫茫雲是海,不信茫茫海是雲”。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以及川流不息的水景,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賦予了黃山的藝術魅力,塑造了黃山永恆的靈性。